浩然正气励后人
潮阳区和平镇是历史悠久的海滨古镇。唐宋时期,福建等地的渔民就相继到这里开荒垦殖,掠蚝捕鱼,置寨立业。因这里属海滩冲积地,盛产蚝类,故古称“蚝坪”。至南宋末年,才由文天祥改名和平里。
据《潮阳县志》载,文天祥来潮阳到过三处地方:到海门莲花峰望帝舟;在潮阳东山谒拜唐代张巡、许远两位忠臣;在和平斩叛宋降元的潮州知府刘兴。又载:“公在军,常不寐,至此,始安寝。信宿,以地气和平,故名之。”民间则传说:文天祥在蚝坪时,女儿监娘曾出宋营在大树下练剑,回营时,挂在树上的玉扇忘记取回。乡人拾得玉扇后,将其悬挂于寨门前,一直没人冒领。后来有人认出是贵重之物,揣度应是宋帅所失,便赴宋营交还原主。文天祥感慨当地百姓“人存厚德,地气和平”,遂取谐音,挥毫将蚝坪改为“和平里”。
文天祥殉国后,和平乡民为了纪念他,便在小北山僻壤处的秋风岭,也即是当年文天祥抗元古战场旧址,暗中设坛祭奠英灵,假借造伯公庙以掩人耳目。后来,当地民众还自发策划在抗元古战场遗址兴建“文天祥纪念园”。
文天祥虽然在和平驻扎时间不长,但是却留下美丽传说和可歌可泣的故事,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书画创作活动和民俗纪念活动等内容,体现了当地民众敬仰忠烈的爱国情感。文天祥诞辰日是阳历6月6日,殉难日是1月9日,每逢这些重要纪念日,民众便会举行祭祀活动。文天祥故事对潮阳和平有着深远影响和积极的现实意义。
激发民众爱国主义思想。文天祥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生命力,他为国尽忠、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,是历代官民的楷模,对于保家卫国、抗击外患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。
起联结海内外乡亲纽带作用。长期以来,许多在外的和平乡亲非常崇拜文天祥,以家乡之名为文天祥所改而感到自豪,每逢回家乡,许多人都要去“和平里”碑前留个影,并且将文天祥故事广为传播。这就像一条纽带,将一代又一代海内外和平人的心紧紧连在一起,在一定程度上开发了海内外乡亲的资源优势。
促进潮阳旅游文化发展。潮阳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,不少直接或间接与文天祥有着关系,像东山双忠祠、海门莲花峰、谷饶元帅墓园等名胜景点。由于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有特殊影响的正面人物,而和平却是文天祥唯一改名的地方,因而文天祥故事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慕名前来旅游观光,这有效促进了旅游文化的不断发展,提高了和平以至潮阳的知名度。
推动当地经济文化事业发展。由文天祥故事所衍生的民俗纪念活动,旨在祈求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,家庭幸福、兴旺发达,期间除了举行祭拜活动外,还举行书画笔会、潮州音乐等文艺活动。同时,前来参加活动的众多海内外乡亲,总会诚心地捐资兴办各种各样的福利事业,这都有力地拉动了地方经济,并且促进潮阳优秀民间艺术的繁荣。
文天祥虽在和平驻留时间不长,但其故事却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书画艺术产生了深远
[关注]
潮语歌手百科官方公众微信号
共有评论 0 条相关评论

发表我的评论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- 大名:
- 内容:
- 本类热门
- 本类推荐
- 04-05·潮汕清明节俗的文化透视及其引发的若干思考
- 05-22·潮汕俗语“七铺路远”到底有多远?
- 05-22·潮汕红头船
- 05-22·经济特区--汕头简介
- 03-22·《潮汕文库》与“抢救潮汕文献”
- 05-22·揭阳的行政区域简介
- 05-22·全国有名侨乡揭阳简介
- 04-02·清初名宦 封疆大吏——韩祠古碑刻详解之吴兴祚
- 03-25·在顺昌街区寻幽探旧
- 05-22·“潮汕”一词由来
- 06-25·你讲的潮汕话属哪类口音
- 06-25·潮州九县,县县有语
- 06-25·食茶为何叫“敲茶”
- 06-07·潮汕方言的发音特点
- 06-07·潮汕话的起源和演变
- 03-22·《潮汕文库》与“抢救潮汕文献”
- 05-22·潮汕红头船
- 04-02·清初名宦 封疆大吏——韩祠古碑刻详解之吴兴祚
- 04-05·潮汕清明节俗的文化透视及其引发的若干思考
- 04-02·浩然正气励后人
本类固顶
- 06-25·你讲的潮汕话属哪类口音
- 06-07·哪个地方的潮汕话最正宗
- 06-07·源自中原古汉语的潮汕话